「照骗」滚出国产剧
2021-12-15     来源:
还记得这“照骗”么。
播出前,底下都是惊呼——
“这什么高质量民国剧!”
“i军装狂喜!”

他,军装笔挺,不苟言笑。
她,富家千金,温婉可人……(此处自行脑补出十万字小甜文。)谁知道一奔现——富家千金原来一身某宝爆款风,滤镜磨皮到鼻子差点消失。
男主那边更离谱,说好的剑眉星目呢,滤镜一开五官成了糊糊。

民国风?
扑面而来就感觉一股甲醛味,还有被摄影棚顶灯反光晃到眼。
不意外。豆瓣4.4。
一部剧的扑街不是重点,重点是,你有多久没看过正经的民国剧了。
而待播的这些,月光宝盒传媒,又有哪部不让人预感一个字:危。
是该聊聊了——民国剧,近年影视圈最惨“碰瓷对象”。01大型cosplay意淫现场民国剧到了今天基本只剩下一个类型——“民偶剧”。想要谈一场浮夸的恋爱吗?穿越吧。偶像剧没问题,但你们能不能不要搞得像在剧本杀店里一样。这练习生的妆容,戴上个铁刘海,批一身50块租来的大衣就来了。
每一个对年代感的想象,都和历史对不上号。活脱脱是从网络文学里意淫出来的。一想到豪宅就是花不棱登。

想要豪门太太了,顶个手推波浪纹发型,在句尾加个“啊”“哇”“呀”就能速成。
重灾区——
“小凤仙装”。几乎成为了民国剧的精神图腾,就连男的也要穿,表妹看一次就捶胸顿足一次。
为啥?这种高立领,七分袖,上衣窄而修腰,下配百褶裙的“小凤仙装”,因清末名妓小凤仙穿过而得名。除非是特殊工作,民国的平常人也根本不会穿。
为啥驴唇不对马嘴?本来演得也是狗血桥段。
何必还在乎披的这身皮够不够严实。


这悬浮好像还会人传人。
一拍国民剧,本来不该偶像的,也习惯性地偶像剧起来。张爱玲的《半生缘》,谁也没想过会被改编成独立新女性的大女主文,劝解她放弃做舞女,光明正大赚钱。
《雷霆战将》。八路军军官在西式小洋楼里发号施令;国军将领在听取战报的间隙端起一杯卡布奇诺,一口入魂后,淡定评价,“糖放多了”。

好家伙。只要穿上了民国装,一切皆可架空。你们这么飘,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同意吗?
面对拍一部砸一部的民国剧。
你是否已经忘了,它曾经有多么辉煌。02梦开始的地方要说内地观众的民国剧初体验,还是TVB的《上海滩》。《上海滩》之前,港剧只是专注“打”和“笑”(武侠剧和喜剧)。《上海滩》之后,男孩们纷纷围起了白围巾,女孩们则梳起了两条小辫,满大街都是许文强和冯程程的影子。
这时的民国故事,以黑帮仇杀、租界大亨的儿女情缘为契,将民国时期的人文情怀融入其中。有情爱,有江湖。里面的很多元素,至今都延续在民国剧中。比如黑长衫、白围巾的文人打扮,街上那一顶顶不简单的圆沿帽;盘踞的江湖势力,内忧外患的时局,并奠定了最符合时代背景的早期BE美学。
把民国剧这一类型推向收视霸主地位,首功还是要归琼瑶阿姨。从《婉君》《青青河边草》到《苍天有泪》《情深深雨濛濛》。什么替身梗、换子梗、小三真爱等等,都是今天狗血剧的祖师爷。
这些作品中,民国也像一块“背景板”,军阀割据、日寇入侵等大事件都服务于剧情,主人公的爱情纠葛远比家国情怀重要得多。
虽然不重历史重言情。但整个环境是融洽生动的。琼瑶为了确保剧的质量,很早就有在大陆取景的习惯。

△ 《情深深雨濛濛》中依萍跳的桥,就是上海外白渡桥琼瑶要的,不是一个专为上演狗血剧情的空架子。
而是要还原出一个她经历过,有着割不断情结的世界。
一系列现象剧的火爆,直接奠定了民国在观众心里的国产剧地位。于是内地民国剧开始兴起了。《像雾像雨又像风》《金粉世家》《橘子红了》捧起一批一线明星。放到今天都是碾压级别。
最经典的,《金粉世家》。全剧的造型出自当年香港新锐设计师陈嘉仪,他当年为这部剧设计的服装基调是时尚与雅致并存。这部剧的戏服基本都是在香港手工制做完成的,全剧的造型价值上百万。从冷清秋的旗袍到白秀珠的洋装,从金燕西的西装到浩然的中山装。
很多造型服装都有所考证,比如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纱就是民国流行款式。

夸张浪漫的成分也有。但都言之有物,以物喻情。百合花一般纯洁的女孩,向日葵盛放一般的热恋。


等到金燕西和冷清秋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。两人心意相通,克服家庭等一系列外部因素,以爱之名走入婚姻殿堂。等到了盛大的婚礼现场。新娘新郎牵手走入大门,两人是笑着的,配的却是哀乐,暗示一入豪门深似海。

从剧本到剧作,从台前到幕后,倾尽心力。
背后,是优秀文学剧本的支撑。
《金粉世家》改编自1932年的同名小说,作者是“鸳鸯蝴蝶派”代表人的张恨水。
△ 鸳蝴派刊物中以《礼拜六》影响最大,所以又称为“礼拜六派”再往后,民国剧进入蓬勃发展期。不再只言及爱情,涵盖情感、谍战、悬疑、奇幻、传奇、励志、热血、商战等元素。


民国剧走向盛大的巅峰,但很快也开始变了味。什么时候变了呢?还是内娱绕不开的那个年份,2015年。那一年前后,“小鲜肉”一词正式出圈,形成现象。初代流量小生至此登上内娱大舞台。那一年,两部民偶剧大火。
一部《千金女贼》,唐嫣和刘恺威主演;
一部《活色生香》,唐嫣和李易峰主演。

随后,每年都不缺主打“言情”的民国剧,《烽火佳人》《抓住彩虹的男人》《人生若只如初见》《锦绣缘华丽冒险》......色彩对比更加明艳,服化道更加时尚。
而故事内核,也从“极致言情”转变为霸道总裁的虐恋或者玛丽苏大女主模式。其他题材的民国剧,奇幻也好,探案也罢,也基本都带着“流量”的毛病。
△ 《老九门》从此。民国剧也成了一个水藻爆发的池塘。放眼望去都是饱和的大红大绿,山西影视公司,却是一派死气沉沉。
03别装了,民国剧
面对民国剧的热潮,常常会看见一个争论——
你们到底在怀念什么?
底下的回答都巴不得翻着历史书来“教做人”。比如上海的十里洋场只是繁华的一角,更多的人还在温饱线下挣扎。比如民国也并没有那么自由,官场也很黑暗。
等等。
Sir不否认这些。只是想说——民国剧的精彩,在于“民国”吗?与其说是我们在怀念,不如说我们是在寻找一个能够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容器。
Sir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。国产导演都那么向往泰国?
未必。
但如果不是泰国,怎么会有这种钞票拿箱装,毒品成堆放,和私人雇佣军。
△ 《门徒》横行的特权和爱子心切的母亲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角色。
#p#分页标题#e#

△ 《误杀》不可直视的地下器官交易和政治黑幕。#p#分页标题#e#

△ 《杀破狼·贪狼》以及,不可描述……
#p#分页标题#e#

而以上海滩为中心的“民国宇宙”。容纳着包罗万象的故事元素:军阀、姨太太、名流、革命学生、被家族左右的婚姻、被战争拆散的爱情……管你怪力乱神,邪魅腹黑,都来者不拒。
不信你看近年来口碑不错的民国题材。
本质上都和民国无关。《无心法师》,玄幻。
不老不死的法师靠着捉妖挣钱,女鬼竟然能和军阀组CP。

《河神》,民间奇谈。
深得“老河神”真传的男主角一手点烟辨冤的绝技,告慰冤魂无数。

票房已经达到7亿的《扬名立万》,悬疑。视效上。舞厅的场景融合了一些三四十年代百老汇的感觉。用了很多珍珠贝壳的元素,舞台是一个贝壳形成的水池。
人物着装、道具、置景,都符合民国年代的氛围。
电影采用的,不是典型的上海民国风格,而是一种30年代兴起的比较前卫的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。
故事涉及到军方背景、外国公使、秘密淫窟、电影审查……
这些故事奔向了民国剧/片的类型里,却不是为了回到民国。而是为了说出自己。在今敏的《红辣椒》中有一句台词:梦是现实的避难所。
民国剧,何尝不是收容着那些被现实驱逐的想象力。
在那个宇宙里,感觉一切未来都有待书写,一切可能性都在无边的平原上竞逐,一千幕不同主题的戏剧可以在舞台上同时上演。
那些我们怀念的民国剧,用各自飞扬故事,搭建出一个天马行空的宇宙。
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“民国剧”,只是鸠占鹊巢——
冒充成很精彩的样子。
里面放进去的,全是偷懒和烂俗。
披着那个时代的服装,来来去去是Ctr+c和Ctr+v的套路:爽,虐,发糖……
至于时代幕布下,投射人性的戏剧呢?还记得在《金粉世家》结尾。金家走到绝境,金燕西(陈坤 饰)和冷清秋(董洁 饰)的感情彻底决裂。爱了金燕西一辈子的白秀珠(刘亦菲 饰),终于和一生执念面对面坐在一起。但白秀珠万万没想到,金燕西会突然对她说:
那你嫁给我吧
“那你嫁给我吧。”
一个“那”字,这么随意,这么匆忙,却又是她等了一辈子的话。白秀珠怔住了。她提出了她的要求:单膝跪地,手持玫瑰,声音要大到餐厅中所有人都能听到。金燕西笑容喜悦,毫无犹豫地大声喊出:“嫁给我吧。”
但白秀珠哭了。因为她醒了。白秀珠拿起玫瑰,转身离去。为什么。因为眼前这个大声说爱的男人的眼睛里,没有爱。他的求婚更像是在祈求——祈求你收留我。虐吗?
骨子里,又带着不讨好的甜。白秀珠放下了。这是她最好的解脱。
不相信这年头还有人耐得住性子看着主角随时代沉沦起伏,不相信还有人愿意沦陷于除男女爱情之外的大爱。只会一味塞糖,给玛丽苏让位。我们怀念的,又何止是民国剧?
#p#分页标题#e#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